中华玄学易经研究协会讲述易经学习的态度
编辑:
jiuxuantang
时间:
2020-09-09 10:14 点击次数:
中华玄学易经研究协会分享历来学习易经有两种态度,一种是义理派,从哲学的观点来研究,偏重于人文哲学,自身安命,主张“善易者不占”。另一种态度是象数派,偏重于心灵玄秘,探赜索隐,各种术数占卜预测。后人执象数而弃义理,只求占卜运作黯熟,不明白显验的道理,不求灵准,这是江湖术士之流等下之辈,失去了古人作易的本旨,必将落入“其蔽也贱”的后果。而另一些人扫象而只言意,只作千篇义理,不解一事只真谛,在是环佩游说之士,钓誉之流,也明显地违背了易经“洁净精微”的精神。古人言“善易者不占”是说通了易经的人,自然明白事物的发展,用不着再去占卜就知道事物的结果。不学习明了易经义理者,思维狭小,引易经走进占卜的小胡同,导致这颗真理的明珠黯然无光,成为晦涩枯燥、神秘玄虚的书。在易经的学习上决不可再分什么义理派、象数派,二者本同出一源,各学习者应重道,学以致用。历史上学有所成建功立业的易学名家,既是学者又是大师深通易理又善占卜运作,如诸葛亮、刘泊温、邵康节等人。
圣人作易,是“仰视天文,俯察地理”,根源直截分明,不费辞说。六十四卦全是依照天理自然排出来的,依本画元,没有借助于智力。“通其变,遂成天地之文,数遂天下之象。”因此在学易过程中不要为文字所困惑。首先在思想上为自己设下难关,曲解了易的本意,去“高推圣境”。把易塑造得太高太呆板了,认为深不可测,高不可攀。易就是那么简单。只要自己在学习中多动脑子,日常多留意观察,将义理与日常实践两者结合起来,不局限于经文字义,去观察八卦符号的象,也会明白许多。到时会说:“啊,原来是这么平凡普通的学问!”